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7期144-154,共11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籍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地缘文化特性研究”(FJ2021C099)。
摘 要:“中外文学关系”不仅是对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学交流置换情形的描述,在现代中国百年的历史脉络中,它还关联着一整套的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话语。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一向被视为最能体现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实绩的标志性领域。20世纪初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多用西方既有的文学现象论证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回应着现代民族国家时代命题。随着冷战的终结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全面启动,中国知识场域面临的问题与方法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占据主流的文学本体研究开始转向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把聚焦点放在全球化时代的“本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