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牟艳娜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年第8期5-8,共4页Digital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摘 要:2023年2月,教育部在世界教育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这是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之后,教育部发布的第三个针对数字时代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的标准性文件,其影响必将深远。该标准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框架,为教育部门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后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与评价提供了依据。那么,教育部制定该标准的背景是什么?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该标准的发布将给数字时代教师的培训与评价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标准编制组专家吴砥教授。
关 键 词:数字素养 数字化应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编制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行业标准 能力与素养 数字化意识
分 类 号:G434[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5.1[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