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祯晨 张喜贵 Huang Zhenchen;Zhang Xigui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17期84-86,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分析《竹山词》现有研究资料,有关蒋捷词的思想性研究,涉及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理学等方面。对于思想情感的探讨,大致可得出展现其民族气节、抒发亡国之恨与故国之思、个人际遇等方向。文章从主题学研究出发,深入探讨词作中“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身世之悲、易代之哀”的黍离主题内涵。引入意象空间“封江雪、雁南飞北归、唐宫荷花”,亚意象“美人泣竹、雨”,对黍离主题进行探讨。意象是想象活动的产物,即主观而有意识地对外在事物进行加工。中国古代黍离文学主题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麦秀、乔木、铜驼荆棘及增殖意象金人落泪,共同借助视觉意象的表现功能,为主题的重自我中心的主观体认、主悲凉情调等,起到了同类意象家族汇聚的整体性效应。事物只有属性,本身并不附着情感,创作者通过将个人感悟、人生体验与经验移植,并且被社会理解与接受后形成社会认知经验。此时再度提及某类意象,集体想象开始发挥作用,并产生群体共鸣。在“忠君爱国,惟侍一君”的叙事框架之下,这些意象展现了蒋捷作为个体所拥有的正常情感和价值。当面对社会的陵谷巨变时,无论何种身份,个体命运皆无法避免受社会悲剧影响。清初词人对蒋捷的关注,受词作中黍离之悲直接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