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桂林学院语言文学学院 [2]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3]桂林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桂学研究》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
基 金: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CBZ2020043);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22KY1557)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抗战的深入,朗诵诗运动作为一个能够直接联系起诗人与群众、实现诗歌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迅速开展了起来。其中,桂林文化城的朗诵诗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文化城良好的传播生态环境推动了朗诵诗运动的积极开展;颇具特色的传播形式激发出了诗歌的全新生命力,但桂林的朗诵诗运动也存在着一些暧昧地带与隐隐危机。重返历史现场,从生态传播视域的角度追溯桂林朗诵诗运动的传播发展,可以从中观测到朗诵诗运动所引起的诗人与读者、诗人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回顾桂林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文学生态系统,在其中寻找具有流传价值的桂林诗史,对新诗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