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城

作品数:294被引量:1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伟林李江李建平刘铁群魏华龄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在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出版演进及影响
《中国出版》2025年第3期63-67,共5页刘艳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抗战时期桂林版书目文化史料整理与研究”(23FXW014)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桂林戏剧出版激增,以戏行纸上的传播构建了戏剧运动的媒介场,与戏剧演出共同服务于抗战宣传,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并为战后抗战文化记忆的塑造与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史料释读法,溯源桂林戏剧...
关键词:抗战文化记忆 桂林文化城 戏剧出版 
从“鲁艺”走向西南剧展的《军民进行曲》
《歌海》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谭彦 
歌剧《军民进行曲》于1939年在延安首演,是中国民族新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西南剧展中,该剧是唯一演出的歌剧剧目,同时也是唯一源自延安解放区的戏剧作品,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引发了热烈反响。作为“中国气派”新歌剧的代表作...
关键词:民族新歌剧 军民进行曲 桂林文化城 西南剧展 
抗战时期小型剧的街头开放——以“桂林文化城”戏剧活动为中心
《戏剧文学》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鹿义霞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话剧版本流变研究”(项目编号:21YJA751017)阶段性成果;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2022年度课题“新时期以来广西壮剧的话语重构与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GXKT202207)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中国戏剧尤其是话剧更多地走出剧院的高台,走向民间的街头,走向血肉相搏的民族战场。舞台的转变、社会政治与受众的需求,促使戏剧艺术获得新的形式与生命。在此背景下,街头剧、活报剧、田间剧、报告剧、茶馆剧、游行剧、朗诵...
关键词:抗战 小型剧 桂林文化城 
从“山水”走向“抗战”--抗战桂林文化城知识分子的精神行路
《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20-26,共7页相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空间与文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52)的阶段性成果。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华儿女纷纷举家迁移,为了坚定抗战决心,为了保存民族血脉,为了中华文明的延续,背井离乡的人们在漫漫逃难之路上,不断向西,向南。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10月27日,武汉沦陷,在此之后,大批难民...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私人生活 山水田园 工作岗位 公共生活空间 地理空间 爱国救亡 桂林城市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团队近五年成果述评
《桂学研究》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杨路宏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形成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特色科研团队。近五年来,该团队在科研立项、作家作品研究、史实梳理与考证、期刊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该团队还将特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和服务社...
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成果述评 
浅谈桂林文化城时期木刻版画作品发展与流变——以黄新波为例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22-25,共4页张昕玥 
广西艺术学院2022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从艺术的生产与传播看桂林文化城时期版画的发展与流变——以黄新波版画为例”(2022XJ64)阶段成果。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抗日斗争,众多文化名人齐聚桂林,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抗战宣传。黄新波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在桂林文化城时期积极投身抗战。他以笔当枪,辛勤耕耘,创作了大量斗志昂扬的街头宣传画作,...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木刻版画 黄新波 
从“拼字体系”到“形体动作”——论斯氏体系对焦菊隐戏曲表演理论的影响
《戏曲研究》2023年第2期214-231,共18页郭羽思 
焦菊隐作为横跨话剧与戏曲两大领域的导演艺术家,他的戏剧生涯及理论与实践成果,早已被划分为不同阶段而得到深入研究。大致而言,20世纪30—40年代初的北平(中华)戏校、巴黎留学与桂林文化城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在戏曲(旧剧)方面;此后辗...
关键词:焦菊隐 形体动作 斯氏体系 桂林文化城 理论与实践 戏曲 
传播生态视域下的桂林文化城朗诵诗运动研究
《桂学研究》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刘娇 刘渊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CBZ2020043);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2021年度课题;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2022KY1557)阶段性成果。
随着抗战的深入,朗诵诗运动作为一个能够直接联系起诗人与群众、实现诗歌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迅速开展了起来。其中,桂林文化城的朗诵诗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文化城良好的传播生态环境推动了朗诵诗运动的积极开展;颇...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传播生态 朗诵诗运动 
《大公报》里的桂林师范学院
《桂学研究》2023年第1期146-153,共8页黄伟林 
桂林师范学院是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创办的一所大学,并于创办一年后由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升级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桂林版《大公报》创办于1941年3月,它刊登了不少有关桂林师范学院的消息,这些消息如今已经成为广西现代高等教育史、广...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 《大公报》 桂林师范学院 
流淌着桂林本土文化基因的话剧——评青春版话剧《花桥荣记》
《当代广西》2023年第1期61-61,共1页陈霞 
2014年5月16日,田汉的话剧《秋声赋》拉开了广西师范大学新西南剧展的帷幕。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既重现桂林抗战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当今大学...
关键词:西南剧展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文化城 桂林抗战文化城 《花桥荣记》 《秋声赋》 本土文化 文化担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