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法、考古学与历史哲学:福柯作者观与主体观之内在矛盾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1

Writing Style,Archeology and Historical Philosophy:An Analysis of Foucault's Paradoxical Views of the Author and the Subjec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鹏[1] ZHENG Peng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福柯文学思想研究”(18BWW008)。

摘  要:福柯论著中的某些论断,有时会呈现前后乖违的状态,比如不同时期对作者内涵的具体判定。不仅如此,甚至在同一文章中出现了创始性作者和功能性作者的矛盾。福柯作者观的这种矛盾,源自其主体观的内在矛盾。语言和主体,以及话语与作者、人与认识型之间的根本关系,福柯的断言未能始终如一,而是不断出现犹疑和转折。这一切,与福柯写作时跳荡多变、旨意难解的文学笔法直接相关,亦与其同时持守的考古学方法论难脱干系。但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其思考的历史哲学立场。文学笔法追求语言技巧大于意义传达,考古学摒弃明晰连续的线性序列、转向四下弥散的空间状态,这两者造成了福柯作者及主体论说中不同论断并存的表层状况。历史哲学则放弃了超越性的总体存在,只认同历史性的存在,是福柯所论何以为此的深层根源。

关 键 词:福柯 作者 主体 文学 历史 

分 类 号:I0-02[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