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哲学的世界历史——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体系建筑术考察  

Weltgeschichte(World History)without Philosophy:An Examination of the Architectionic of Hegel's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浩[1] Chen Hao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8期48-56,共9页FOREIG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格尔的人格财产权理论研究”(编号19BZX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评注”(编号22FZXB014);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自由困境”(编号16ZXB007);清华大学基础文科发展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黑格尔的体系建筑术中,“世界历史”最初是作为《法哲学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扬弃“国际法”环节的国家冲突难题而设计的。之前的研究之所以会对黑格尔的这一设计抱有诸多质疑,是因为他们误将“世界历史”的理论原型定位为“抽象法”,误认为黑格尔的理论目标是将特殊国家上升为普遍国家。但是如果将黑格尔“世界历史”环节的理论原型重新定位为“市民社会”而非“抽象法”,则会发现,黑格尔引入“世界历史”的理论初衷不是要将特殊国家普遍化,而是想借助“理性的狡计”,在保有单个国家特殊性和主权优先的前提之下,促成其与普遍世界精神之间的和解。这一思路与借助“看不见的手”俾使个体恶带来整体善的市民社会辩证法高度类似。所以单就理论初衷而言,黑格尔对“世界历史”的体系性构建是用意深远且极为成功的。不过可惜的是,“理性的狡计”与“看不见的手”之间只有表面的相似性,“世界历史”并未能真正吸收市民社会辩证法的深层运转机理,因而无法在特殊与普遍之间成功构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似又不得不说,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构想最终失败了。

关 键 词:法哲学 世界历史 抽象法 市民社会 

分 类 号:B516.3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