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翁通过“给予性”概念超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Marion Transcends Husserl and Heidegger Through the Concept of“Givingnes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作[1] 曾子忠 Huang Zuo;Zeng Zizhong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学术研究》2023年第8期29-36,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当今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马里翁作为第三代现象学家的领头羊,以“给予性现象学”闻名于世,可是“给予性”(Gegebenheit/donation)概念并非马里翁所创,相反,它具有深厚的现象学理论渊源。在马里翁看来,胡塞尔把“给予性”视为可以超越任何二元对立的终极规范,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同时他受限于对象性范式,从而在“给予性”门口停滞不前;海德格尔从代表“给予性”维度的“它给出”出发,超越传统主体与对象关系的惯常模式,但他最终走向了“本有”,从而偏离了现象学道路。马里翁始终坚持“给予性”的原初性维度,把之上升为现象性的终极规范,从而后者得以超越对象性和存在者性,而马里翁本人也由此超越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关 键 词:给予性 它给出 现象性 

分 类 号:B089[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