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作[1] 曾子忠 Huang Zuo;Zeng Zizhong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学术研究》2023年第8期29-36,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当今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马里翁作为第三代现象学家的领头羊,以“给予性现象学”闻名于世,可是“给予性”(Gegebenheit/donation)概念并非马里翁所创,相反,它具有深厚的现象学理论渊源。在马里翁看来,胡塞尔把“给予性”视为可以超越任何二元对立的终极规范,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同时他受限于对象性范式,从而在“给予性”门口停滞不前;海德格尔从代表“给予性”维度的“它给出”出发,超越传统主体与对象关系的惯常模式,但他最终走向了“本有”,从而偏离了现象学道路。马里翁始终坚持“给予性”的原初性维度,把之上升为现象性的终极规范,从而后者得以超越对象性和存在者性,而马里翁本人也由此超越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