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作

作品数:24被引量:6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笛卡尔自我形而上学思想他者自我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哲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死去的父亲作为法则——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批评及其对策
《哲学动态》2024年第9期85-95,共11页黄作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提出的象征父亲理论是基于死去的父亲,这是因为他把父亲图腾化、禁忌化、崇拜化,进而达到理想化,即理想的父亲能够代表法则。拉康批评这一理想性,认为父亲的理想形象并非弗洛伊德本人的理论构想,而是出自神...
关键词:拉康 弗洛伊德 法则 欲望 
思之受动性及其局限--从笛卡尔的“Videre Videor”谈起
《哲学研究》2023年第12期91-101,125,共12页黄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笛卡尔《指导精神的规则》翻译和研究”(编号22BZX100)的阶段性成果。
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创造性地解读了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谜一般的表述--“videre videor”(“在我看来我看到”),用“自身感受”理论突出了感知的根本维度;马礼荣则通过吾身(合一或肉)现象学进一步彰显了这一原初感知的价值,由此,...
关键词:最初的看起来 原初的感知 思维活动 受动性 
马里翁通过“给予性”概念超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学术研究》2023年第8期29-36,共8页黄作 曾子忠 
当今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马里翁作为第三代现象学家的领头羊,以“给予性现象学”闻名于世,可是“给予性”(Gegebenheit/donation)概念并非马里翁所创,相反,它具有深厚的现象学理论渊源。在马里翁看来...
关键词:给予性 它给出 现象性 
奥狄浦斯及其社会文化价值——围绕德勒兹(与伽塔利)、福柯和拉康在《反-奥狄浦斯》一书上的思想交锋
《世界哲学》2022年第5期106-118,F0003,共14页黄作 林媛 
索福克勒斯给我们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人物奥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悲剧故事,弗洛伊德由此发展出精神分析学著名的奥狄浦斯情结理论,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勒兹(与伽塔利)、福柯和拉康在《反-奥狄浦斯》一书上的思想交锋给我们提供了很...
关键词:反-奥狄浦斯 能指 象征符号 
“惊人的奇妙科学”——笛卡尔形而上学思想的发端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11期15-23,共9页黄作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产生于1628-1629年前后,其主要依据是后来遗失的《形而上学小论文》。通过聚焦笛卡尔在1619年的伟大发现即“惊人的奇妙科学”理论,并对照同时期的三个文本(《来自奥林匹亚》、《指导精神的规则》的前四...
关键词:全新科学 惊人的奇妙科学 普遍的马特西斯 元-数学 
“惊人的奇妙科学”——笛卡尔形而上学思想的发端
《哲学研究》2021年第7期110-118,共9页黄作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产生于1628—1629年前后,其主要依据是后来遗失的《形而上学小论文》。通过聚焦笛卡尔在1619年的伟大发现即"惊人的奇妙科学"理论,并对照同时期的三个文本(《来自奥林匹亚》、《指导精神的规则》的前四个...
关键词:全新科学 惊人的奇妙科学 普遍的马特西斯 元-数学 
列维-斯特劳斯与拉康在象征问题上的不同路径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4期72-74,共3页黄作 
在《马塞尔·莫斯著作导言》一文的结尾,当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象征之核(就是具有“零象征价值”的“玛纳”)的构想之后,他这样评价这一新构想与莫斯思想之间的关系:“这种构想在我们看来是严格忠于莫斯思想的。实际上,这正是莫斯的构想...
关键词:斯特劳斯 不同路径 莫斯 术语 社会科学 象征 
列维-斯特劳斯与拉康在象征问题上的不同路径——从《马塞尔·莫斯的著作导言》说起
《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27-135,共9页黄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拉康<父亲的姓名>翻译和研究"(项目编号:16BZX07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梅洛-庞蒂著作集>编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4ZDB021)的阶段性成果
1950年,列维-斯特劳斯应古尔维奇之邀为莫斯的《社会学与人类学》一书撰写了《马塞尔·莫斯著作导言》;在该文中,列维-斯特劳斯借助于莫斯的地位与威望,在赞誉莫斯成就的同时,通过提出象征之核试图全面推行其纯粹象征系统理论。拉康受...
关键词:纯粹象征系统 象征之核 象征界 圣神之物 
二元论是如何形成的?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1期101-102,共2页黄作 
一旦我们转向柏拉图的二元论,就会发现,罗素在此所使用的“mind”这个词汇一一也就是汉译语境中一般所谓的心物二元论中的“心”——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它是指柏拉图理论中的“相”呢,又或是指“灵魂”呢,又或是指灵魂两部分中的或灵魂...
关键词:心物二元论 汉译语境 歧义性 柏拉图 好像 
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吗?被引量:6
《世界哲学》2018年第6期58-67,158,共11页黄作 
在西方哲学史之中,以现代哲学鼻祖闻名于世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一直被认为是心物(精神与物体)二元论经典形式即实体二元论的始作俑者,然而,通过当代法国笛卡尔思想研究大家古耶和马礼荣等人的文本解读,我们发现,所谓的"笛卡尔式的二元...
关键词:身心合一 实体 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