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界

作品数:116被引量:23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泉姜楠李元菁汪震黄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声胜有声——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解读电影《海东四少》
《社会科学论坛》2025年第1期198-207,共10页汪帆 梁潇 
公益电影《海东四少》将目光聚焦于少数民族中的特殊人群,讲述了残障人群以残缺之身面对命运不公,勇敢地迎接生活挑战并收获圆满人生的故事。他们作为社会边缘人物却热爱故土、守护家园,逐渐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所接纳认可。这部电影描述...
关键词:拉康 镜像 想象界 象征界 他者 
斯威夫特小说《羽毛球》中的“父之名”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91-95,共5页吴轶群 
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BS617。
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象征界是一个法的世界,是结构人类生活的根本秩序,象征法则通过“父之名”宣讲律令,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羽毛球》中蒲兰提斯深信父亲所代表的男性主义象征秩序,但又情不自禁地产生回归被象征界禁止的实在界这...
关键词:父之名 象征界 实在界 
《小丑》亚瑟本我人格生成的拉康式解读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4年第8期0001-0003,共3页安晓林 
《小丑》是一部讲述底层精神病人的电影,主人公的自我在主流社会的压制下走向消解,迎来全新小丑本我人格的生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这部电影,可以看到托德导演将拉康理论做了符号化处理,尤其以想象界和象征界为例,探索亚瑟成长过程中...
关键词:拉康 《小丑》 镜像理论 想象界 象征界 
从拉康“三界学说”角度剖析《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自我建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3期85-88,共4页周佳佳 
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三界学说(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分析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榆树下的欲望》中男主人公伊本的自我建构。在想象界时期,伊本受母亲的影响,虽然外形高大帅气,但内心胆小软弱;进入象征界时期,伊本在父...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 想象界 象征界 实在界 自我建构 
游戏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游戏”——象征界真实、想象界真实与实在界真实被引量:7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1期169-175,196,共8页周志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21&ZD327)。
经典现实主义诉之于认识论而呈现真实,动漫现实主义诉之于想象界而呈现真实,虚拟现实则是“身体的直接现实”。经典现实主义与动漫现实主义让读者、观众待在文艺作品之外,以“心灵之眼”完成审美活动;虚拟现实却让人们的身体与作品中的...
关键词:虚拟现实 游戏现实主义 真实 
《宇宙探索编辑部》:拉康象征界的疗愈者集会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3年第16期138-141,共4页丁阳 李丹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高质量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9)。
由孔大山执导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讲述了由落寞杂志社主编唐志军带领团队前往重庆进行异象科考的奇幻故事。导演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像气质呈现出了各角色发自于内心创伤的疗愈渴望,并为拉康的欲望理论与象征界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本...
关键词:《宇宙探索编辑部》 拉康 象征界 欲望理论 
拉康“三界”理论下类型片母亲形象的主体建构--基于20世纪80年代后家庭情感类电影的视角
《电影评介》2023年第12期43-48,共6页袁星洁 袁迪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结合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镜像理论引申出主体理论的核心--关于主体构成的“三界”理论。拉康“三界”学说是指“能指”统治的“象征界”、产生“镜像”误认的“想象界”及以“...
关键词:象征界 母亲形象 精神分析学家 主体性建构 三界 镜像理论 想象界 家庭情感 
从《网络迷踪》看桌面电影观影之变
《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陈乐 
电影是现实、幻想、梦境的三重奏:影像所呈现的现实、银幕所构筑的幻想、最终将观众带入想象的王国,为其打造一场又一场的白日梦。然而桌面电影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银幕电影所建构的想象王国,将观众再度拉回象征界,麦克卢汉曾做过一个比...
关键词:麦克卢汉 看门狗 三重奏 象征界 白日梦 幻想 桌面 银幕 
情感的救赎:精神分析视角中《妈妈!》的价值向度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3年第5期21-25,共5页周星 刘丽珺 
拉康将人的主体性发展阶段分为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也有学者把“实在界”译为“真实界”[1],本文采用“实在界”的表述)。影片《妈妈!》(2022)叙事的逻辑结构契合拉康“主体三界”概念中对主体人的阐释,第一层是“显层”剧情发展线...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 情感关系 价值向度 特殊社会群体 母女关系 主体性发展 想象界 象征界 
论巴迪欧的艺术真理观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22年第9期158-169,192,共13页韩振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21世纪西方激进左翼文论批判研究”(20&ZD29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文艺理论研究”(18AZW002)。
巴迪欧受到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深刻影响,他在拆解了艺术、美学和哲学的联结后,宣告了艺术与真理的新关系,即艺术是真理的程序。巴迪欧借鉴了拉康关于实在界与象征界的拓扑关系,系统阐发了其事件哲学中一与多、虚无与事件的本质联系,并认...
关键词:巴迪欧 实在界 象征界 艺术真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