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龙其林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6期69-74,共6页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1&ZD25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人道主义精神的回归,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回归本位的重要表现。在文学史家看来,“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对自由与平等的呼唤,对人性、人情的张扬,对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推崇,和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是20世纪80年代前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文化现象,也是对文学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并由文学领域波及整个人文学科,形成新时期强大的人学思潮”~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