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忧国”与宗教视镜的角力——重探穆旦的“新的抒情”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章斌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南方文坛》2023年第5期56-64,共9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诗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22JJD750025。

摘  要:一、“新的抒情”的争辩与实践“抒情”与“抒情传统”(“抒情主义”)是最近20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不过,“抒情”却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内心情感的抒发的问题。具体文本的“抒情”质地不仅与作家的个人禀赋、性格相关,也隐隐地与历史背景、思想与文化动向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与40年代初期,就曾发生过一场有关“抒情”的争议。

关 键 词:新的抒情 抒情传统 抒情主义 穆旦 感时忧国 个人禀赋 历史背景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