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忧国

作品数:48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锦张秋莲许子东解志熙李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鲁迅研究月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语文教学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观百年文学镜像,感爱国忧民之情——部级精品课《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任务研习》品赏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17期59-62,共4页孙胜男 
历史赋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特殊的时代使命,我们也理应在深入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铭记它的价值。课标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要求是:“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
关键词:单元研习 现当代文学 感时忧国 语言艺术 
“感时忧国”与宗教视镜的角力——重探穆旦的“新的抒情”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88-90,共3页李章斌 
一、“新的抒情”的争辩与实践“抒情”与“抒情传统”(“抒情主义”)是最近20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与40年代初期,就曾发生过一场有关“抒情”的争议。随着穆旦在20世纪后期被“重新发现”,“新的抒情”主张也变成了...
关键词:新的抒情 穆旦 抒情传统 抒情主义 感时忧国 指示牌 
“感时忧国”与宗教视镜的角力——重探穆旦的“新的抒情”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李章斌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诗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22JJD750025。
一、“新的抒情”的争辩与实践“抒情”与“情传统”(“抒情主义”)是最近20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不过,“抒情”却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内心情感的抒发的问题。具体文本的“抒情”质地不仅与作家的个人赋、性格相关,也隐隐地与历史背景、思...
关键词:新的抒情 抒情主义 穆旦 感时忧国 历史背景 内心情感 
“感时忧国”与宗教视镜的角力——重探穆旦的“新的抒情”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23年第5期56-64,共9页李章斌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新诗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变迁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22JJD750025。
一、“新的抒情”的争辩与实践“抒情”与“抒情传统”(“抒情主义”)是最近20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不过,“抒情”却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内心情感的抒发的问题。具体文本的“抒情”质地不仅与作家的个人禀赋、性格相关,也隐隐地与历史背景...
关键词:新的抒情 抒情传统 抒情主义 穆旦 感时忧国 个人禀赋 历史背景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洋意象嬗变
《海洋世界》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叶澜涛 
中国自近代以来,海洋意象就开始摆脱古典海洋意象的浪漫主义倾向,开始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康有为的《九月二十二重泛大西洋》、朱琦的《关将军挽歌》、王韬的《因循岛》、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刘鹗的《老残游记》等海...
关键词:《老残游记》 海洋意象 中国当代文学 海洋文学 朱琦 浪漫主义倾向 感时忧国 刘鹗 
寻找台静农先生的鲁迅塑像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11期28-29,共2页梅家玲 
台静农先生与鲁迅之间的渊源,现今已为众所周知。然而,在他渡海来台之后的戒严时期,这却是个不能言说的禁忌。缘于对左翼思想的高度警戒,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将绝大多数的三四十年代文学作品列为禁书,鲁迅其人其文,自然是首当其冲。早年...
关键词:台静农 文学书写 感时忧国 渡海 左翼思想 国民政府 
“道德视景”与“感时忧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再审视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3-123,共11页乔琦 邓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主体分化研究”(21YJAZH067)。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受“新批评”派及利维斯《伟大的传统》之影响,早已是学界老生常谈的事实。但为什么是“新批评”和“大传统”,亦即新批评和大传统如何影响着夏氏的选择和批评判断,以及这种“影响”在什么意义上才是有效的,却...
关键词: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形式”的道德 道德视景 感时忧国 
试论白先勇的短篇小说
《今古文创》2022年第9期40-43,共4页谢嘉齐 
夏志清称白先勇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无论是在主题、艺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拟对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为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时间意识笼...
关键词:白先勇 短篇小说 时间意识 感时忧国 悲剧 悲悯 人性 中西交融 感伤 
历史激荡中的家国情怀--陈继明长篇小说《平安批》读解
《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曾攀 
纵观近现代中国历史,“感时忧国”的叙事形态成为了自19世纪中期遭受外来侵略以来,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一种情感结构与精神伦理。需要指出的是,“家国情怀”并不是一种固化的概念,也不是不言自明的所在,在中国现代化...
关键词:家国情怀 情感结构 叙事形态 感时忧国 外来侵略 近现代中国 抒情形态 现代文学 
确定性的显隐--乡村叙述的嬗变与“三农”的再认识
《新华文摘》2022年第3期89-92,共4页刘大先 
引言关于农村、农民的现代书写,以知识分子敏锐感受到的现代性对乡土中国的冲击为基质,引入了国民性省思与现实主义关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伴随“劳工神圣”与“到民间去”的平民意识自觉,乡土文学与感时忧国、新民立人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乡土文学 感时忧国 自然人性 立人 敏锐感受 乡土中国 到民间去 时代命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