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冷刀手术在黏膜下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仇露玲 王泉梅 

机构地区:[1]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桐庐311500

出  处:《浙江创伤外科》2023年第8期1510-1513,共4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基  金:2022年桐庐县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22SYD001)。

摘  要:目的探究宫腔镜冷刀术应用于有生育要求的黏膜下肌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黏膜下肌瘤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宫腔镜冷刀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冷刀治疗组(40例),另一组接受等离子电刀电切系统切除黏膜下肌瘤术,设为对照电切组(40例)。将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肌瘤切净率、妊娠情况、宫腔粘连发生率、炎性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电切组、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与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妊娠方式占比、妊娠结局发生率、肌瘤切净率组内、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中肌瘤直径3~5 cm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电切组3~5 cm患者(P<0.05)。冷刀治疗组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电切组(P<0.05)。术后6、12个月,冷刀治疗组的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电切组(均P<0.05)。对照电切组术后1个月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冷刀治疗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IL-2、IL-6、CRP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冷刀治疗组的IL-2、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电切组(均P<0.05)。结论黏膜下肌瘤患者应用宫腔镜冷刀术治疗有利于减轻宫腔粘连、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妊娠率。

关 键 词:宫腔镜冷刀术 等离子电切术 妊娠 黏膜下子宫肌瘤 

分 类 号:R737.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