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话体批评的特征与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立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53-153,共1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中国当代作家对话体批评传统的继承与革新,是当前作家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为表达个性化的阅读印象,彰显批评在杂文学意义上的“创作”属性,几乎每一位当代作家都善于从“体兼说部”的故事性叙述中取警类比。他们或设置寓言影射对象,或雕琢修辞以述观感。凡此种种,皆令批评文本的“文学性”价值弥足可观。而毕飞宇、李洱和叶兆言等人的批评实践,则以平衡“话性”与“理性”之关系的方式,贯彻了他们改良话体批评传统的写作意图。由于话体批评往往会模糊创作与批评的文体界限,因此非常有助于当代作家摆脱知识羁继,以充分的想象力发挥创见。虽说这样的经典重读未必以学理性见长,但从杂文学视域看,却可彰显作家批评文本的丰赠之美:它融合了体验、诡辩、逻辑、想象与思辨,明心见性、机锋百出,在自由不的漫谈闲聊中,拓宽了文学批评的写作边界。作家群体对文学性批评的重建,不仅改变了当下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而且还让批评成为安顿心灵的生存艺术。

关 键 词:中国当代作家 批评传统 继承与革新 作家群体 叶兆言 经典重读 毕飞宇 生存艺术 

分 类 号:K825.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