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气、湿、浊、毒”论治大肠癌经验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伟琛 夏蕾[2] 张杰翔 李岩[3] 隋在云[4] 孟醒 齐元富[2]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4]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14期1963-1966,1970,共5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山东省2019-2020年度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67);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GSF119030)。

摘  要: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大肠癌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肾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为体虚劳倦、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而致机体“虚、气、湿、浊、毒”夹杂,人体脾气肾阳亏虚、气机失调,而致湿、浊、毒等病理产物蕴结,病理产物又反阻气机、耗伤正气,故大肠癌缠绵难愈、预后极差。临床上以补脾气温肾阳、调畅气机、运脾化湿、辟秽化浊、解毒攻毒为治疗大法,分阶段论治,疗效确切。

关 键 词:  湿   大肠癌 经验 

分 类 号:R735.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