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胃阴学说在中风后便秘中的运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晨欣 李志云 崔希鹏 董宏利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7

出  处:《中医药导报》2023年第8期209-211,224,共4页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  金:吴门医派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苏州市姑苏卫生重点人才项目(GSWS2020080)。

摘  要:在吴门医派胃阴学说的指导下,探究中风后便秘病机演变过程,并总结其治疗特点。吴门医派认为中风责之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中风之后易向胃阴不足转归而发生便秘。治疗以滋补胃阴为基础,根据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不同特点,兼顾通腑、补益肝肾、补养气血等法,分期论治,同时重用生白术,善用种仁类药物。

关 键 词:中风后便秘 胃阴学说 吴门医派 分期论治 

分 类 号:R249.1[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