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斯璐[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及肉瘤内科

出  处:《癌症》2023年第8期451-45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摘  要:恶性黑色素瘤侵袭性强,2022在美国预计发病数量约99,780例,约7,650例患者死亡[1]。在中国,尽管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2]。中国以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高发,可能与西方高发的皮肤型黑色素瘤存在临床特征、生存结局的差异,预示着更大的疾病负担[3]。2018年之前,中国临床实践通常采用以达卡巴嗪为基础的一线治疗,紫杉醇-铂类为基础的二线治疗[4]。对于接受化疗方案的患者,一线治疗ORR仅为6.3%,中位OS仅10.5个月;二线治疗ORR仅为3.4%,中位OS仅7.5个月[4]。2018年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证实可显著改善高加索人群生存结局[5],但应用于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仍然有限。

关 键 词:二线治疗 黑色素瘤 疾病负担 发病数量 专家点评 达卡巴嗪 肢端型 临床实践 

分 类 号:R739.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