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常态化之路——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向佐春 祝兰芳[2] 李作芳 

机构地区:[1]广州华立学院管理学院 [2]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经营与管理》2023年第8期147-154,共8页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业态下广东乡镇企业非典型雇佣关系优化研究”(GD20CGL43)。

摘  要:广义的“共享员工”分传统型与应急型两种。传统型模式在我国社会存在已久,表现为封建时代家族事务“协理”和行于珠三角一带“熟人圈”企业间员工短期外借;应急型模式产生于疫情暴发时段,多为“熟人圈”外跨行业人力资源共享。在分别从企业与员工角度分析两者“寿命”迥异深层次原因基础上,从法律规制健全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共享员工”管理诸方面,提出促进未来“共享员工”模式常态化对策。

关 键 词:“共享员工” 用工模式 传统型 应急型 常态化 

分 类 号:F272.92[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724.6[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