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肝病中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增秀[2] 赵宏宇[1] 吴卫锋 宋金云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临床科研中心,江苏210003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一科,江苏210003

出  处:《肝脏》2023年第8期1001-1004,1010,共5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基金项目(XZR2020069)。

摘  要: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双磷脂膜囊泡,包含大量特定的细胞内容物,如miRNA、mRNA、lncRNA、DNA、蛋白质、脂质等,靶向作用于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外泌体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用于监测和评价各种肝脏疾病的诊疗情况,在肝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尿液中的外泌体被认为是非侵入性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血液中的外泌体被认为是微创分子生物标志物,有可能代替以往的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技术,用于不明原因肝病的早期检测和预后。此外,外泌体及其携带组分参与了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和迁移等生理过程,因此可能是不明原因肝病的潜在治疗手段和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外泌体的基本特性及不明原因肝病中外泌体的作用进行简要概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不明原因肝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外泌体 不明原因肝病 生物标志物 治疗靶点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