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昊 Liu Hao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哲学系
出 处:《哲学研究》2023年第7期67-76,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编号21&ZD055);“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编号22PJC1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经典诠释为朱子学理气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方面,朱子以理(太极)为“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强调理气、道器的二分;另一方面,朱子据此前提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能蕴含的“阴阳之气即道”之义作出协调性解释,主张理气或道器(气)既有区别又相互不离,构成有分别而不相离的整体。理气的一元和二元,一物和二物是兼容的而不是对立的。尽管朱子未明确将“理在气先”贯彻至“道在物先”,但是本原上的先后问题与一元二元的问题分属两个层面,至少在朱子看来,他的理气论体系已经容纳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和“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个命题之间的紧张。基于这两个命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也为后世接续、反思、解构朱子学理气论提供了经典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