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与5-氟尿嘧啶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肠道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netr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Acupoi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Gut Microbiota in Diarrhea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sistance Related to 5-Fluonouracil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友燕 陈欣怡 俞新燕[1] 陈锋州[1] 贾瑞笑 LIN Youyan;CHEN Xinyi;Yu Xinyan

机构地区:[1]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10022 [2]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出  处:《浙江中医杂志》2023年第8期572-574,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治疗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的临床研究,编号:2021ZA024;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治疗癌性不全肠梗阻的疗效研究,编号:2022ZA031。

摘  要:目的:探索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与5-氟尿嘧啶(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肠道菌群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5-FU致脾虚湿阻型腹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利用16srDNA V3-V4区测序及分析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并分析肠道菌群的改变,使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变化。结果:两组均无失访病例,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经超声介导中药渗透治疗后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AlPha多样性、Morganella菌属、主坐标分析法(PCoA)、heatmaP聚类图、总体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修复肠道屏障,从而改善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降低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关 键 词:中药经穴渗透疗法 超声介导 5-FU相关腹泻 脾虚湿阻型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