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锴 Chen Kai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138-154,共17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摘 要:关于苏轼嘉祐二年省试的名次,后人有多种说法。通过考察苏轼本人及其他宋人的有关表述、嘉祐二年省试的考试内容和考校程序,可知他所获名次确为第二。今人误解苏轼省试名次的原因,在于对庆历至嘉祐年间贡举制度的变迁状况了解不深,从而在文化语境变迁后对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相关书写产生误读。该墓志铭所书苏轼省试中“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是指“说书举”考试而非墨义,此成绩直接影响到他“殿试中乙科”。这种关联关系,是苏辙在墓志铭中作出相关表述的根本原委,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突显苏轼经学成就的意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8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