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白刚[1] 刘慧欣 Bai Gang;Liu Huixin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出 处:《理论探索》2023年第5期14-22,共9页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 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探索与哲学表达”(2022CXTD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当代哲学发展趋向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哲学自觉”(17JJD720003),主持人贺来。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对西方现代化基本建制的内在超越,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的文明逻辑,因而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辩证法”。传统形而上学是西方文明的阿基米德点,资本逻辑是传统形而上学的肉身化,传统形而上学与资本逻辑的合谋构成了西方现代化的基本建制,创造了现代世界的基本图景。马克思通过对“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的双重批判,揭示了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实践观点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在现实道路上,通过社会的人化与人的社会化的双向运动,实现了人性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扎根于生活世界之中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文明辩证法”,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辩证统一,必然具有改变世界的现实性力量,从而能够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