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佳琳[1] 冯晓娜[1] 宋继荣[1] 吕敬媛[1] 张宇[1]
机构地区:[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18期4604-460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佳木斯大学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项目(JMSUQP2020016)。
摘 要:子宫内膜癌(EC)是欧洲和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女性第六大常见癌症[1]。绝大多数EC病例发生于50岁以上的女性,被诊断为EC的女性中位年龄为63岁[2]。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报道,2020年美国约有60000例EC新发病例,并有超过12000例妇女死于该疾病[2]。E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外源性和内源性雌激素过量,有明确证据表明,使用雌激素10年会使发生EC的风险增加10倍[3]。此外,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也会使EC的发病风险增加一倍[1]。组织微环境由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等)和非细胞的细胞外基质(ECM)组成[4]。其中,ECM是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结构蛋白的存储库,是上皮细胞与周围基质细胞之间串扰产生的结果[5]。在正常状态下,细胞可直接或通过ECM间接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进行信息交流[6]。肿瘤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致癌刺激开始到癌症的最终表现也需要一个适当的微环境来保证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个微环境被称为肿瘤微环境(TME)[7]。近年来,TME因其在肿瘤免疫抑制、远处转移、局部耐药和靶向治疗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8],与大多数癌症一样,TME也在EC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9]。本文探讨免疫学机制在EC的TME中研究进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