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丹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镇江212300 [2]丹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镇江212300 [3]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扬州211900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3年第8期92-94,共3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好发于3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总体发病率为1/10万~30/10万[1,2]。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研究发现本病可能因变应原与胃肠组织接触后在胃肠壁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组胺类血管活性物质触发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3]。本病按部位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病变型、肌层病变型及浆膜病变型[4]。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而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对我院近20年来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黏膜病变型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消化内镜联合病理学检查对黏膜病变型EG的诊断价值,通过认识黏膜病变型EG的消化内镜及病理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