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铱婕 徐国荣[1] Wang Yijie;Xu Guorong
出 处:《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9,共9页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陈寅恪提出陶渊明思想为“新自然说”,是否属于“旧义革新”的“孤明先发”,引起广泛讨论。通过对陶渊明作品中有关“性分”问题的分析,结合郭象哲学中的“性分说”,从“性”和“分”两方面探讨,可以看出陶渊明之“性”包含自我之意志与自然之性两个层面,既突破了郭象所言天命之“性”的束缚,重新回归到人本身,同时又剥离了郭象“性分说”中的社会属性;“分”是陶渊明体认自我本性之后认为自己所应守的职分,故以委运任化的生命观应对“性”的无可奈何之处,追求性情的自足自适。陶渊明“新自然说”主要也是通过对“性分”问题的认识分析而得出的,非脱胎于旧自然说,实则可称为“新性分说”。从陶渊明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性分说”角度来看,确实在郭象的基础上进行了“旧义革新”,谓之“孤明先发”亦有其合理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