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圣外王看儒家理想人格的两种类型及其衍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祥俊[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26-28,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内圣外王的核心含义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内圣外王一词最初并非出于儒家经典,在宋明新儒学之前的千余年里也未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但在近现代学者那里却将其作为儒家思想以至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根本。过去的研究往往从内圣、外王二分的视阈讨论儒家理想人格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所谓内圣强、外王弱等观点,本文认为这种内、外划分对于理解儒家意义上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并不充分,而主张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分为主体的自我创造的理想人格和主观的自我认同的理想人格两种基本类型.

关 键 词: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儒家学者 儒家思想 自我创造 儒家经典 两种类型 核心含义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