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胜景[1] Wu Shengjing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3期71-76,共6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郭沫若手札书法研究”(GY2016B12);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郭沫若信札梳理与书风流变研究”(GY19D03)。
摘 要:郭沫若的书法以行草书名世,但其行草书风的形成过程与师承关系却并非清晰可辨。通过他一生的书信笔迹,可看出他行草书学习先后师从多家,幼年在颜真卿、欧阳询的用笔上花了很大功夫,此后又钟意于宋代以苏轼为首的写意书风,且强化了东坡书法中以行写楷的书风表现,形成了他早期的行书风貌。中年以后书风大变,尤其是在米芾的用笔上用心揣摹,又广泛涉猎金石文字,结合自身的书写审美趋向,以碑写帖,进行碑帖结合的大胆尝试,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郭氏”风格的行草书风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