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沫若书信窥探“郭体”行草书风形成之路  被引量:1

The Formation of the Cursive Script of“Guo Style”from Guo Moruo's Lette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胜景[1] Wu Shengjing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23年第3期71-76,共6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郭沫若手札书法研究”(GY2016B12);四川省教育厅项目“郭沫若信札梳理与书风流变研究”(GY19D03)。

摘  要:郭沫若的书法以行草书名世,但其行草书风的形成过程与师承关系却并非清晰可辨。通过他一生的书信笔迹,可看出他行草书学习先后师从多家,幼年在颜真卿、欧阳询的用笔上花了很大功夫,此后又钟意于宋代以苏轼为首的写意书风,且强化了东坡书法中以行写楷的书风表现,形成了他早期的行书风貌。中年以后书风大变,尤其是在米芾的用笔上用心揣摹,又广泛涉猎金石文字,结合自身的书写审美趋向,以碑写帖,进行碑帖结合的大胆尝试,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郭氏”风格的行草书风格。

关 键 词:郭沫若书信 行草书 东坡 米芾 “郭体” 

分 类 号:J04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