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文 Zhao We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4期130-138,共9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古代丝路佛教瑜伽师梵文文献译注与研究”(编号:19CZJ015)的阶段性成果;南开大学恒源祥集团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的支持。
摘 要:印度早期部派佛教的念佛,是与三皈依中的“皈依佛”紧密相关的。然而,念佛、念法、念僧与持戒在后来逐渐具有了解脱道中的意义:在皈依后,修行者对佛、法、僧三宝的忆念和对戒的持守逐渐坚固,最终进入预流向。贵霜王朝时期,西北印度各部派的念佛,逐渐加入了忆念佛陀功德的内容;然而伴随着这一地区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对佛身的观想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因而,功德法身与生身开始出现于活跃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有部毗婆沙师文献之中。丝路出土的有部瑜伽师文献,继承了克什米尔地区念佛的这一范式,并发展出更为系统的念佛生身、法身的观想禅修技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