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Hans-Jorg Schmid 田良斌 刘国兵[3]
机构地区:[1]不详 [2]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3]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4期625-631,共7页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外框架模型视域下现代汉语非典型宾语结构的论元关系研究”(2022CYY034);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动宾+动宾’类汉语成语的认知语法探微及其网络构建”(2023-ZZJH-362);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项目“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心理研究”(SKL-2023-1583)的资助。
摘 要:1. 引言Peirce(1936)从辩证唯物论本体论综合的符号哲学思想出发, 认为“语言系统”是人脑控制的社会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 承载人们通过主观实践所获取的全部知识。相比之下, Saussure(1959)语言观中的“符号”, 显然是一种狭义的说法, 是通过声音要素和概念要素相互联系的结果, 即Saussure认为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呈现为何种样貌, 又从何而来, 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议题(P.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