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深圳518055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9期2002-2017,共1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9081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资助。
摘 要:受观测仪器和经济成本制约,海洋区域的地震观测资料较为稀疏且台网难以实现长期连续观测,限制了地震层析成像对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区域地幔深部结构的探测.近几年研发的浮潜式海洋地震仪(MERMAID)是能够在水下指定深度随洋流漂浮,并记录全球主要地震信号的新型海洋地震监测设备.南方科技大学于2021年5月在中国南海投放了10台MERMAID,组建南海浮动式地震观测台网.本文对该台网1年的数据记录和地震识别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期间,台网共记录已知地震372个,高质量走时1015个.基于对7级以上地震记录的逐个分析和理论波形的正演计算,我们发现除地震震中距和震级外,台网的地震识别能力还受震源机制、海况、海底地形以及MERMAID工作状态等因素影响.虽然台网对全球范围内5.5级以上、震中距90°以内地震的识别率仅为16%,但在预计5年的电池有效供电时间中,该台网将收集超过5000个高质量地震走时,可有效加密南海下方的地震射线覆盖,填补南海缺乏地震台阵长期连续记录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全球三大洋有计划的组建浮动式海洋地震台网可解决目前海洋区域缺少有效地震数据覆盖的世界级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