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识别

作品数:248被引量:1467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夕海张尔华陈树民宋永忠吴时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区域地震资料监测朝鲜地下核试验的研究进展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赵连锋 谢小碧 何熹 张蕾 杨庚 姚振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139206)。
根据朝鲜6次地下核试验在中国东北及邻近地区产生的宽频带区域地震资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学科组发展了一套用于监测地下核试验的地震学方法,主要包括震级测量和当量估计、高精度震中定位以及爆炸与天然地震事件识别...
关键词:爆炸当量估计 震源相对定位 爆炸和天然地震识别 朝鲜地下核试验 
川南A地区复杂叠置型河道地震识别技术及应用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梁国伟 雷扬 吴闻静 陈明春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支撑项目(KT-22-48)。
川南A地区沙溪庙组河道砂岩沉积特征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流相,河道发育具有典型的纵向多期次、横向叠置复杂、部分砂体厚度薄、物性变化大的特征。前期基于振幅、相干等常规、单一属性识别河道结果与钻井吻合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研究区的...
关键词:叠置型河道 像素去噪 谐波拓频 三色混相 频变能量融合 
蓬莱——苍溪——龙岗地区生物礁地震识别与展布特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李坷芮 代瑞雪 张旋 邹定永 孙豪飞 徐亮 梅花浪雪 李承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攻关应用性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23ZZ16YJ04)。
近期在四川盆地蓬溪—武胜台凹钻遇的2口井在上二叠统长兴组获得高产气流,显示该区块具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虽然前期已在开江—梁平海槽西侧陆续发现了龙岗、元坝等大型台缘礁滩复合气藏,但因不同区域发育生物礁的形态特征不同,地...
关键词:晚二叠世 生物礁 地震响应 古地貌 分布规律 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 
江西清江盆地岩盐溶腔的地震识别与特征分析——以樟树盐矿为例
《中国井矿盐》2024年第6期10-12,共3页祝龙 单嘉祺 
清江盆地内部盐岩层与泥岩夹层呈规律性的薄互层特征,受泥岩夹层影响,水溶法形成的腔体形态不规则,传统的声呐测腔受腔体内部残留泥岩夹层影响,难以准确测算腔内真实形态。本文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研究区盐腔空间展布特征...
关键词:盐腔 三维地震 地震属性 腔体刻画 矿山安全 
湖南地区重复地震识别及其在数字地震台网定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9期570-574,共5页晏绮云 汪建 沈平 徐翔 刘冀长 胡澜 佘旭明 
湖南省地震局2023年度防震减灾科研课题(202301)资助。
本文基于湖南地震台网2009—2022年间记录的778个地震事件波形及其观测报告,开展波形互相关分析,设定重复地震筛选条件为:同时被至少3个台站记录,且互相关系数不低于0.8。共识别出重复地震对149组,占地震总数的14.5%。通过研究这些重复...
关键词:重复地震 波形互相关 台网定位评价 震相拾取精度 
基于结构张量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地震识别——以富满油田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例
《新疆石油地质》2024年第4期475-482,共8页汪如军 孙冲 袁敬一 刘瑞东 王轩 马应龙 王旭鹏 
中国石油科技项目(2023ZZ16)。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破碎带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难以精准刻画走滑断裂破碎带,制约了走滑断控油气藏的高效评价与目标优选。根据富满油田走滑断裂破碎带的地震响应特征,在构造导向滤...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超深层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破碎带 结构张量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识别
《高原地震》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彭登靖 
云南省地震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K05)资助。
为实现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分类识别,利用云南省及周边地区范围内测震台站所记录的302次天然地震和308次非天然地震事件(爆破、塌陷、强夯土等)为神经网络模型测试集、训练集数据,设计了VGG19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
关键词:VGG19 卷积神经网络 天然地震 非天然地震 识别 
后峡盆地复杂构造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501-511,共11页涂志民 闻星宇 李鹏 吴鹏 蒲仁海 闫肃杰 李慧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90451);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2021DJ2306-006);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22-KJ-39)。
新疆后峡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20~80 m,经历了强烈构造改造,浅于1000 m的不同井煤层气含量和产能变化大。为解决煤层气控藏因素问题,开展二维地震构造解释和演化研究,应用叠前地震波阻抗反演预测含气量,分析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关系...
关键词:冲断构造 煤层气 成因 含气量 地震识别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与饱和度预测
《地球科学》2024年第5期1865-1875,共11页邓勇 
琼东南盆地是我国新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靶区,主要发育孔隙型水合物和烟囱型水合物,两者在地震上表现出不同的反射特征,仅利用地震似海底反射(BSR)识别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局限性.为成功实现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识...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反射特征 宽频地震 饱和度 富集区 油气地质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与雕刻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4年第2期580-593,共14页张滨鑫 张冠杰 刘敬寿 陈鹏 徐珂 沈传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215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D03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人才岗位科研启动经费(2022046)联合资助。
如何精准刻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储集体空间,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碳酸盐岩缝洞体识别与雕刻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缝洞体刻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这对于认识我国碳酸盐岩...
关键词:测井地震识别 缝洞体雕刻 缝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