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聂茂 袁铭嵘[3] Nie Mao;Yuan Mingrong
机构地区:[1]东莞理工学院 [2]中南大学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 [3]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国新时期文学道路选择研究”(项目号:20JHQ04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揭榜挂帅”重点课题项目“红色经典文学对中国青年人生价值的建构”(项目号:TJHSZY22-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青春之歌》《青春万岁》写作与交稿时间大体一致,正式出版却相隔二十余年,横跨了极为不同的文学史时期,由此产生的“时间差”以及“来路”与“去路”两种书写路径奠定了迥异命运的底色。由于命名都与“青春”有关,二者无意间形成了“青春叙事”在价值和意义上的连接和传递。两部小说中的青年人物不仅与作家的审美意识和价值选择休戚相关,而且反映、关联着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结构。考察两部作品撰写、出版和接受之公共语境与私密话语之异同,是理解时代选择、主流价值审美偏好和作家创作诉求的切入点。两者的差别叙述形成一种符合时代气质的共性书写,具有共同的社会意义,形塑了20世纪50年代的情感结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8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