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赋能“他者性”榜样教育的原则与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雪洁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西藏教育》2023年第9期21-24,共4页

基  金:上海市2022—2023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课题“本土红色资源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创新路径研究——基于26个上海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调研”(课题号为33-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榜样教育中长期存在着教育者主体性膨胀、受教育者参与缺失的弊病,滞碍其塑造良好品德、传递主流价值和传播正能量的功能发挥。为实现育人功能的复归,学界加强对于“他者性”教育方式的探析和融合,强调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异质性的关注,并就如何进行落实展开研究。“微传播”以高度传播性、广泛渗透性和深度交往性成为助推“他者性”榜样教育落实的重要媒介。基于“他者性”榜样教育的特征,探究微传播赋能“他者性”榜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以期构建起更加契合新时代传媒环境、更具教育实效性的榜样教育。

关 键 词:微传播 他者性 榜样教育 

分 类 号:G4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