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的多样面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燕海鸣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读书》2023年第9期142-149,共8页

摘  要:一在江苏淮安市黄河故道不远处,有一座“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碑文是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第一句开宗明义:“经国之务,莫重于河与漕,而两者必相资而成。”国家治理,没有比治河和漕运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乾隆首次南巡即专程来此题写碑文,也与其独特的政治地理地位有关。明代中叶到清晚期的三百年时间里,淮安牵动着整个帝国漕运体系的命脉,尤其是黄河、淮河、运河三河交汇之处的清口枢纽,更是保障京杭运河畅通的国家“一号工程”,伴随此项工程声名鹊起了一批治河能臣,其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要属明隆庆、万历年间的潘季驯。

关 键 词:潘季驯 江苏淮安市 惠济祠 隆庆 明代中叶 京杭运河 治河 黄河故道 

分 类 号:TV882[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