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

作品数:84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魁一徐慧娟彭安玉韦庆远侯起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黄河治理:集权体制下的挑战与成效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22期68-70,共3页杨曼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22A870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21M692947)。
明朝,为了保障漕运的顺畅进行,黄河作为主要运输线路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黄河的泥沙淤积和倒灌问题时常困扰着统治者,使得黄河河道治理的难度加大。尽管明初曾进行了一次改水道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潘季驯治理黄河才取得...
关键词:运输线路 潘季驯 黄河治理 集权体制 显著成效 河道治理 泥沙淤积 
治河廉洁人物(三)
《山西水利》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字时良,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代著名治河专家。河功潘季驯在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四次总理河道,提出“筑堤防溢、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以清刷黄”的全新治水方略,采取不挖新河,全面恢复黄河故道,以黄河之...
关键词:治水方略 治河 黄河干流 潘季驯 浙江湖州 缕堤 黄河故道 配合运用 
晚明黄淮岁修河费的创设与维持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4年第3期110-120,159,共12页张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国家漕粮调运的财政体制研究”(项目批号:23CZS032)阶段性成果。
明代中期之后,河工物料、夫役逐渐折银,河工经费由工部都水分司量用编派,州县征收,总贮于府级银库。万历八年,潘季驯等人在完成两河大工之后,创设了定额3万两的岁修银,由盐运司、钞关及其他省份协济,贮存于淮安府库,用于黄淮交汇地区的...
关键词:晚明 岁修 河工 潘季驯 财政管理 
文嘉《行书上京纪行日记册》考释
《艺术工作》2024年第4期90-96,共7页蔡春旭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晚明时期苏州书画创作活动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SJYB1406)阶段性成果。
故宫博物院藏文嘉《行书上京纪行日记册》是了解其进京应贡途中情况的重要资料。本文整理出日记内容,考证文嘉上京时间为嘉靖癸亥(1563),以及途中与之打交道的人物,如锡山华氏与秦氏、毗陵唐氏和白氏、宝应朱氏、吴承恩、潘季驯等,由此...
关键词:文嘉 日记 吴承恩 潘季驯 沈鸥江 
清代珍贵水利古籍——《治河方略》
《山东档案》2024年第2期16-17,共2页高焕杰 
《治河方略》,又名《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后通称《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专著,由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历经五年所撰,成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治河方略》共流传四个版本,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存...
关键词:治河方略 治河思想 治理黄河 靳辅 潘季驯 河防一览 嘉庆四年 东昌府区 
明代两淮盐业与漕运、黄淮水利的关系被引量:1
《学术界》2024年第4期154-165,共12页谢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两淮盐业水利中的官僚博弈与国家社会治理研究”(22CZS04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明代两淮盐业与黄淮、淮扬运河水利工程的关联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明前期盐业发展得益于漕运淮扬运河的疏通,也不断地为漕运服务,发挥类似漕运的一些功能。盐政当局也需要经常对淮扬运河以东至盐场附近地区的运盐河道进行维护,但多...
关键词:明代两淮盐业 漕运 黄淮水利 潘季驯 技术政策 
开年说“廉”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1期8-9,共2页
国运昌盛,必见清风之华;民族复兴,必有文化之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古老大地上滋养了不计其数且为人称道的清官廉吏,形成了众多“崇俭戒贪”“尚廉守廉”的廉洁文化。如:推行仁政、践行勤政、奉行俭政、实行廉政的汉光武帝,为后...
关键词:县委书记 廉洁文化 汉光武帝 守廉 潘季驯 郑守仁 红旗渠 治水精神 
传承历史“廉”基因 汇聚治河“能”力量——从潘季驯、栗毓美的廉能行知讲述水利廉洁故事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王乃岳 
意为清廉能干或者清廉能干的人。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5000年的文明史,举国推进的治水兴邦、修堤赈灾贯穿其中,政绩显赫、清廉贤能的治水先贤不断涌现,持续推动着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利廉洁思想。古...
关键词:廉洁思想 潘季驯 水利事业 治理历程 治河 清廉 传承历史 孕育形成 
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与现代黄河“调水调沙”
《山东水利》2023年第10期8-9,共2页朱汉明 朱照远 
潘季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黄河治理专家,治理黄河长达27年,创造性提出了“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淤滩固堤”等治河理论。把黄河堤防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配合运用,集中河水,做到“束水攻沙”,在会淮地段“蓄清刷黄”。其“束水攻沙...
关键词:黄河 潘季驯 束水攻沙 调水调沙 
潘季驯的多样面孔
《读书》2023年第9期142-149,共8页燕海鸣 
一在江苏淮安市黄河故道不远处,有一座“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碑文是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第一句开宗明义:“经国之务,莫重于河与漕,而两者必相资而成。”国家治理,没有比治河和漕运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乾隆首次南巡即专程来此题写碑文,也...
关键词:潘季驯 江苏淮安市 惠济祠 隆庆 明代中叶 京杭运河 治河 黄河故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