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思想

作品数:2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廖艳彬郭慧敏武彩萍陈俊杰汪大鹏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武汉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治黄科技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珍贵水利古籍——《治河方略》
《山东档案》2024年第2期16-17,共2页高焕杰 
《治河方略》,又名《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后通称《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专著,由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历经五年所撰,成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治河方略》共流传四个版本,聊城市东昌府区档案馆存...
关键词:治河方略 治河思想 治理黄河 靳辅 潘季驯 河防一览 嘉庆四年 东昌府区 
分流抑或合流:嘉靖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治理被引量: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6-125,共10页潘威 刘其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治水历史脉络梳理与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研究”(22JZD039);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明代黄河下游变迁与国家治河方略关系研究”(KC-22221702)。
明代黄河下游河道在嘉靖二十五年前后并未实现合流,虽然此时徐州以上的上流河段单股河河型初步形成,但徐州及其以下的下流河段却呈现出散乱的分流态势。嘉靖初年,明廷在河道治理问题上进行过广泛讨论,但此时的黄运问题不同以往,黄河被...
关键词:嘉靖 治黄 分流 合流 治河思想 
明朝潘季驯与黄克缵治河思想比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16期23-25,共3页印炼 
明朝黄河水患频发,威胁着朝廷的统治根基。基于发展之需,明朝廷一方面需要保证旱期水量能够为漕运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在汛期确保黄河水不肆意冲破堤坝、不对沿岸聚居的村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因而,兼顾漕运和治河成为贯穿明朝的...
关键词:治河思想 生命财产损失 漕运 潘季驯 黄河水患 基础支撑 
中国古代黄河治理思想的演变被引量:3
《中州学刊》2021年第11期130-134,共5页田冰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代巡视制度与地方廉政建设研究”(2019BLS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北方地区的城乡关系研究”(17BZS136)。
中国古代黄河治理思想有疏导思想、分流思想、合流思想、全流域治理思想等。以分流方法治理黄河的思想从先秦时代到明朝中期,经历了酝酿、提出、成熟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明中后期,其弊端逐渐显露。合流思想在明朝中后期成为主导思...
关键词:黄河治理 黄河生态保护 治河思想 
清代治河思想在海口河段的实践及成效被引量:1
《史志学刊》2021年第2期31-42,共12页张裕童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是清代治河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清口-海口河段的泄水顺畅,是治黄保运的关键。由于河道淤积延伸,“蓄清刷黄”频频出现问题,海口河段治理成为君臣治河焦点。清政府在海口河段采用了束水攻沙、浚船疏沙、...
关键词:清代 束水攻沙 蓄清刷黄 海口治理 
试析清代靳辅的治河思想
《农业考古》2020年第6期133-138,共6页徐灿 
清代河道总督靳辅于康熙年间受命治理黄河,上任伊始即重用能士,多方考察,制定策略。靳辅在治河过程中共创作文书百余篇,为我们研究其治河思想提供了独特视角。靳辅采用疏通河道,淤泥筑堤,建坡引流,修堵决口,筑坝减水,岁修防险等一系列...
关键词:靳辅 治河方略 人事改革 经费筹措 清代 
裘曰修与清乾隆朝河患治理
《农业考古》2017年第6期125-130,共6页廖艳彬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裘曰修治河思想与乾隆朝河政研究"(项目编号:13LS16)
清乾隆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受灾程度严重,清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治河赈灾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如裘曰修等许多著名的治水人物。裘曰修长期奋战在治河赈灾第一线,提出疏浚兼施、不与水争地、穷源竟流、束水...
关键词:裘曰修 河患治理 治河思想 乾隆朝 
高斌——河道总督为民生
《河北水利》2017年第3期29-29,共1页
高斌(1683-1755年),字右文,号东轩、高佳氏,满州镶黄旗人,乾隆皇帝慧贤皇贵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广东省布政使,九年迁副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总督,授大学...
关键词:河道 民生 乾隆皇帝 治河思想 镶黄旗 广东省 雍正 防洪 
传统哲学视野下的明清时期治河思想与实践被引量:2
《古今农业》2015年第4期50-59,共10页曹颖 高亮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的淮河水灾与治淮思想变迁研究"(编号:13BZS07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淮河水灾与救灾机制研究"(编号:11YJC770034)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黄淮运水患治理交错复杂,治河思想与实践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合流与分流的论争显示了在实践基础上遵道而用权的儒家思想,将黄淮运作为整体治理,以及治河筑堤中对天地人水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是古代系统思想的明证...
关键词:明清时期 传统哲学 治河思想 实践 
郭嵩焘的治河思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2期118-122,共5页王俊桥 郝幸艳 
郭嵩焘不仅是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更是一位以精通洋务而著称的洋务思想家。其洋务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交层面,而是把办理洋务提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郭嵩焘的治河思想就是其洋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治河方...
关键词:郭嵩焘 洋务思想 治河思想 借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