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

作品数:722被引量:43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贾熟村张静庞雪晨王俊桥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醒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焘的际遇
《文史天地》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张守涛 
独醒有多累?美梦醒来有多痛苦?走向世界有多难?“清醒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焘的遭遇对此有充分说明。一、郭嵩焘“清醒看世界”郭嵩焘181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874年中进士,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相交颇深。他是湘军创始人之一,被称为...
关键词:郭嵩焘 左宗棠 走向世界 世界第一人 李鸿章 湘军 曾国藩 清醒 
从郭嵩焘到严复:中国传统程式观念的现代转型
《政治思想史》2025年第1期71-85,227,共16页涂明君 李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程序观念百年演变及其当代价值”(18FSH004)的阶段成果。
19世纪70年代,少数知识精英开始零星地学习介绍公法程式,直到1890年前后,康有为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为实理,通过公理方法推导出公法,中国才发生从传统天理程式观向公理程式观的转变。戊戌变法前后,陈炽所表现的程式观以公理为基础,谭...
关键词:公理 程式 康有为 严复 郭嵩焘 
“世界-中国”文化场域中的郭嵩焘使西形象
《云梦学刊》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陈恩维 黄琦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文体发生与文体形态研究”(19BZW155)。
郭嵩焘的形象,是在“世界-中国”文化场域中通过多元主体的叙事而完成构建的。借助《使西纪程》和《伦敦与巴黎日记》的自我书写,郭嵩焘完成了其清醒看世界的自我画像。而西文报刊则对郭嵩焘外交活动的全面报道和评论,将其塑造为一个不...
关键词:郭嵩焘 日记 文化场域 
中国近代文学与郭嵩焘研究的盛会——中国近代文学高峰论坛暨全国郭嵩焘学术研讨会综述
《云梦学刊》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张照生 任先大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国内存在主义文学学术史研究(1980—2020)”(23JD041)。
2023年9月22—24日,“中国近代文学高峰论坛暨全国郭嵩焘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与岳阳两地同时召开。本次会议围绕近代湖南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与郭嵩焘三个主要议题展开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内...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学 郭嵩焘 湖湘文化 
郭嵩焘: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
《海内与海外》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杜卫东 
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有无数颗钻石闪烁。光绪二年(1876)深秋。一艘邮轮在大海中破浪前行。甲板上,站着一位身穿二品朝服的官员,脑后的长辫黑白相杂,像一条干枯的羊尾;脸上的皱纹如洪水漫过的坡地,沟渠纵横;一缕银须在海风中抖...
关键词:光绪二年 郭嵩焘 沟渠纵横 凄凉 
中南大学教授孟泽谈郭嵩焘: 有深情,有勇气,更有清醒的认知
《十几岁》2024年第36期23-26,共4页刘秋香 黄珺 孟泽 
孟泽读研究生时,“走向世界丛书”里面收录的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让他既怦然心动,又瞠目结舌。他惊讶于晚清士大夫郭嵩焘的见识、深情与勇气,感慨这样一个能够提供新的世界观、新的文化视界的人,一直未被重视。后来,孟泽在湖南教...
关键词:文化视界 教育电视台 郭嵩焘 中南大学 走向世界丛书 《伦敦与巴黎日记》 《湖湘讲堂》 研究生 
英国留学时期的严复
《炎黄春秋》2024年第12期59-64,共6页井振武 
光绪三年(1877),严复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在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他广泛涉猎知识,其间结识清廷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并得到郭的呵护、栽培。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记载留学生活动甚详,涉及严复的多达26条,成为严复...
关键词:英国留学 光绪三年 皇家海军 郭嵩焘 留学活动 《伦敦与巴黎日记》 留学生 严复 
岛上书单·家家都有史
《商周刊》2024年第22期48-51,共4页
“岛上书单”(总第17期)以“家家都有史”为主题,推出《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满世界寻找敦煌》《美器》《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素食者》《女人的胜利》《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夜行者:从荆辑到铸...
关键词:走向世界 郭嵩焘 亲密关系 素食者 图书 文明转换 
缘情绮靡:湖湘派的创作原则
《文学遗产》2024年第5期38-49,共12页马卫中 
基于“骚心选理”的诗学宗趣,湖湘派讨论诗歌创作,强调“缘情绮靡”的原则。作为湖湘派的创始人和领军者,王闿运认为,缘情是诗歌创作的动机,而绮靡则是诗歌创作的方法。这是诗歌的文体属性所决定的。在王闿运看来,言志的《诗经》并非后...
关键词:湖湘派 缘情绮靡 王闿运 高心夔 郭嵩焘 
晚清学者对谏官制度反思的两种向度——以魏源与郭嵩焘为例
《廉政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88-96,共9页龙吟 
同属晚清湖湘学者的魏源、郭嵩焘,虽对谏官制度皆有所反思与批评,但二人在态度和立场上却有很大区别。魏源依托于《周礼》“古无谏官”的政治传统对后世“谏官专言”的政治现象进行批判,其目的在于打破谏官对言路的垄断,希望所有社会成...
关键词:谏官制度 魏源 郭嵩焘 平民主义 精英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