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卫娟[1,2]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语文建设》2023年第16期65-68,共4页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20年代语文教育变革与五四新文学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1WXC009)研究成果。
摘 要:徐志摩的《花牛歌》,有着较为明显的韵律实验特色;对花牛的意象和细节的描述,有着儿童诗的形态,但花牛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则是对传统模式的突破。花牛身上,寄寓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个人品格的期盼,花牛的欢乐、从容、和谐与温情,都可以作为对新一代青年人所应具有品格的暗示。从这首小诗中,可以辨别出正在形成的新月派的美学原则及其关于“社会新人”的塑造理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