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瞿锦雯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9期140-144,共5页
摘 要:对于《记承天寺夜游》,很多教师往往只抓住“闲”来解读,仅从单字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意蕴丰富的文章易浮于表面,也难以使学生真正感悟苏轼的特殊心境。本文借助孙绍振“比较还原法”进入文本,以“空明”作为理解苏轼的切入点,通过解读苏轼“欣然”之喜的三个来源及其笔下月如“积水”的特别之处,探寻苏轼在“欣然”和“积水”之中完成的生命超越。“空明”不仅指月色的空旷澄澈,更指向苏轼完成生命超越后走向纯然“真我”的洞彻灵明之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