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小许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37期74-76,共3页
摘 要:朱熹用今人通俗的语言对《孟子》中出现的古词和古意进行解释。朱熹以《孟子》原本为依据,进行以训诂明义理,写下了《孟子集注》。对于朱熹《孟子集注》的训诂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几个角度:采取对词语进行解释的部分进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孟子集注》采用的古字注今字、今字注古字、注明通假字等几种训诂形式进行研究;对采用因声求义、音义兼注、直陈词义的训诂方法进行研究。并且研究朱熹对功能词进行训诂,对历史典故进行阐释,发现其对阐发文章句意和章旨的作用。接着,朱熹的《孟子集注》使得《孟子》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也在训诂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朱熹批判了汉代重训诂而轻义理的倾向,也克服了宋代重义理而轻训诂的弊端,采用了以训诂明义理的做法,使得重义理也不偏废训诂,对宋代理学和经学进行了总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