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焦建刚[1] 杨兴科[1] 何虎军[1] 肖良[1] 雷万杉[1] 陶霓 JIAO Jiangang;YANG Xingke;HE Hujun;XIAO Liang;LEI Wanshan;TAO Ni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中国地质教育》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长安大学教学建设项目“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300103610004);“虚实结合的典型岩矿石标本三维模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BZ202112);“地质类专业改造升级的核心课程群体系层次模块化方案”(300103322701);“地质类专业主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300207213023,300207223036,300207223037)。
摘 要:针对野外地质教学过程中存在因场景变化快而重现性差,地形陡峭或潜在滚石因素不能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不会自我表述而观赏性不足,疫情、时间或天气原因影响野外教学实习进度等问题,本文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把野外实习内容和调研工作方法搬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将知识点学习和方法技能训练融入闯关式路线虚拟仿真教学中;编制了视频讲解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让实习路线或剖面中的重要地质现象能够自动播放、自我介绍、反复练习;制作岩矿标本三维模型并集成显微组构与岩矿化学分析等,协助岩矿成因分析和定量化评价指标等工作;通过师生间教-学-研-习-思-创结合训练,提升实习基地研究水平和信息化应用程度,促进师生间实习教学环节的多模块化和菜单式教与学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实践教学改革中融合辩证思维、思政范例、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与实施“四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了师生对实习基地及周邻区地质科学问题的研究程度与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对野外实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