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241004 [2]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41060 [3]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41000 [4]芜湖市中医医院药剂科,241001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年第6期733-736,共4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芜湖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WWKJ01)。
摘 要: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和伏诺拉生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合并酸性消化性疾病(acid-peptic diseases,APD)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NF-α、hs-CRP、IL-6的影响。方法10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合并AP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雷贝拉唑组和伏诺拉生组,每组50例。雷贝拉唑组组给予雷贝拉唑为基础的铋剂四联疗法,伏诺拉生组给予伏诺拉生为基础的铋剂四联疗法,疗程均为14天,后继续给予雷贝拉唑或伏诺拉生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情况,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伏诺拉生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与雷贝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而伏诺拉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雷贝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伏诺拉生组的炎症因子和CD8^(+)水平均低于雷贝拉唑组(P<0.05),CD4^(+)水平均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结论与雷贝拉唑相比,伏诺拉生可以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改善APD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炎症因子提高免疫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