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视语言和摧毁语言——诗学语言论之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枣红马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南腔北调》2023年第10期40-53,共14页Mixed Accent Monthly

摘  要:一、诗,为什么要漠视语言?按照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要求,如果一首诗没有意境,它就不是一首好诗,甚或可以说,它就不是诗。意境品质的高下、内涵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诗的品质的高下。然而,诗的意境不仅仅存在于诗的作品中,如果追根溯源,它应该是诗人心灵、灵魂以及无意识心理的诗性存在。意境,既看不见摸不着,也说不清道不明,即使人们强行用概念的语言去概括,说出来已经没有任何的意味,诗的神韵消失殆尽。即使聪明的人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意境的状态,也往往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只能用心去感觉它的情境状态。

关 键 词:诗人心灵 中国传统诗学 无意识心理 诗的意境 语言论 语言描述 诗性存在 审美要求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