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妥建清 TUO Jian-qing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陕西省西安市710049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29-143,共15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D032)。
摘 要:现代美学强调审美是主体建构的主要面向,并将其与认识和道德区别开来。康德通过反思判断力为审美无利害性寻找到普遍性的根据,把审美限定为与主体愉悦感直接相关的活动,以此保证审美自由的合法性。浪漫主义以自然与故乡等诗化家园的建构扩张审美自由,唯美主义则以“绝对美”为指引,寻求主体自由的无限性。现代美学以真善美元价值的独立与分化为前提,然而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中介和对二者的超越,绝对独立于真、善等元价值的美必然耗尽美的根基,造成以问题美学为代表的审美虚无主义危机。真、善、美元价值统一于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才是超克审美现代性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同于西方思辨化、二元化的美学体系,中国美学始终以“生命”为中心,中国“真善美”统一的生命美学为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此种转化即是诠释激活,将古人的生命审美经验置于现代性的视域下,以主体审美困境的问题解决为导向,融会贯通古今生命审美经验。传统生命美学的诠释激活之路,首先,是要关注保存“生命”思想的历史文献。其次,需要关注保存“生命”思想的非文本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是要将“生命”思想融入现代实践活动,使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