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根友[1,2,3]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 [3]中国哲学史学会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0期5-10,F0002,共7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治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极为重要的精神修养活动,先秦时代主要集中在道家、法家与部分儒家的思想传统之中;东汉中后期,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逐渐发展出了各自的“治心”理论。北宋新儒学的一个极其重要面向,就是借鉴佛教的心性论思想,来收拾人心。本文正题中的“洗心”一词,出自《易·系辞》上传:“圣人以此洗心。”原意是说,圣人通过蓍草“圆而神”、易卦“方以智”、六爻之义以变化而告知吉凶的三种手段,来彻底改变自己的心灵与精神,最终达到“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的理想状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