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义的嬗变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浩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0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90-93,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庄子“逍遥”义本指向毫无凭借的绝对精神自由,郭象出于客观需要将其改造为万物之“适性”,从而在倾向、主体、目的、境界四方面与庄子形成差异。高僧支遁援佛入玄,借般若理论进一步释作“明至人之心”,又在主体和万物之“性”上对郭象义进行改造。纵观“逍遥”义的嬗变,郭、支义虽与庄子本义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客观上仍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推动魏晋庄学的发展、促成魏晋玄学的转折和般若学的发展上。

关 键 词:“逍遥” 郭象 支遁 魏晋玄学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