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浩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90-93,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庄子“逍遥”义本指向毫无凭借的绝对精神自由,郭象出于客观需要将其改造为万物之“适性”,从而在倾向、主体、目的、境界四方面与庄子形成差异。高僧支遁援佛入玄,借般若理论进一步释作“明至人之心”,又在主体和万物之“性”上对郭象义进行改造。纵观“逍遥”义的嬗变,郭、支义虽与庄子本义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客观上仍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推动魏晋庄学的发展、促成魏晋玄学的转折和般若学的发展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