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与认同:网络文学IP与非遗的审美消费  被引量:9

Emotion,Experience,and Identity:IP in Online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Consump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灵灵[1] Li Lingling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38-47,共10页National Art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18JZD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跨媒介视域下网络文学审美特质探析”(2242021S20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网络文学IP是数字媒介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场域,遗产借助网络文学重构,并被青年一代审美消费已成为本世纪热点文化现象,其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借此在年轻网民群体中得到传播、延续。在创意转化方式上,网络文学IP用“故事+情感”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注入新的情感观、价值观和审美内涵。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青年网文粉丝从历史的缅怀化为对文化遗产的亲身审美体验,构筑虚拟与线下联动的生活美学。从动因和意义来看,既在青年亚文化中完成了新的情感价值观念的传递,又在这个过程中抵御“现代性”,重塑自我的文化主体性。青年一代从活在网文IP的“遗产”中获得了心灵修复的能量,具有了重塑族群文化认同感、与全球多元文化进行沟通的力量。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络文学 IP 活态传承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I059.99[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