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翁借我“败墙”观:一次“随意命笔”的体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聂松[1,2,3]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2]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3]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

出  处:《美术观察》2023年第7期152-153,共2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五代荆浩曰:“子既好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此即画山水者对自然物象做出的选择,亦即画者心性对丘壑的深入判断。山水画与自然丘壑的关系,往往落实于自然在画者心中的呈现和转换。在如此基础上的观察与写生,就既有笔墨的深层思索,亦有直觉体验的书写性,它们是有当下主体情感注入的“活”的作品。我的一幅因观察老墙而创作的《齐物·绢素之功》就是源自此种乍起的微弱之光而诞生的。

关 键 词:自然物象 书写性 荆浩 山水画 直觉体验 写生 丘壑 笔墨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